G大調與e小調的和弦指法及功能特性
作者: 未知 發布時間:2013-12-24 點擊:
請用微信掃描本二維碼
G大調與e小調的和弦指法及功能特性 指法:用左手的中指按⑤弦的第2品:無名指按⑥弦的第3品:小指按①弦的第3品。
功能特性:以G(即1)為根音,由G、B、D(即1、3、5)三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大三和弦。在G大調中稱為I級(即主和弦);在e小調中稱為III級(即副主和弦)?捎脕戆樽嘁1.3.5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G大調歌曲的開頭、結尾。其色彩明亮、性質最穩定。
吉他 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②弦的第1品;中指按④弦的第2品;無名指按⑥弦的第3品:小指按⑤弦的第3品。
功能特性:以C(即4)為根音,由CE、G(即4、6、1)三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大三和弦。在G大調中稱為IV級(即下屬和弦);在e小調中稱為VI級(即副下屬和弦)?捎脕戆樽嘁4、6、1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G大調歌曲的高潮及副歌部分。其色彩最強烈,但穩定性較差.
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③弦的第2品;中指按①弦的第2品;無名指按②弦的第3品;標“X”的弦為和弦外音,彈奏時不要碰到。
功能特牲:以D(即5)為根音,由D.#F、A(即5、7、升2)一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大三和弦。在G大調中稱為V級(即屬和弦);在e小調稱為VII級(即副屬和弦)?捎脕戆樽嘁5、7、2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D7、G、B7和弦之前以及C、Em、Am和弦之后。其色彩較暗,性質很不穩定,但卻強烈傾向主和弦G。 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②弦的第1品;中指按③弦的第2品;無名指按①弦的第2品:標“X”的弦為和弦外音,彈奏時不要碰到。
功能特性:以D(即5)為根音,由D、#F、A、C即5.7.2.4)四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七和弦。在G大調中稱為V7級(即屬七和弦);在e小調中稱為V||7即副屬七和弦)?捎脕戆橐5.7、2.4四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G和弦之前以及Am、C、D、Em和弦之后。其色彩最暗,性質最不穩定,但卻強烈傾向主和弦G。
指法:用左手的中指按⑤弦的第2品;無名指按④弦.的第2品。
功能特牲:以E(即6)為根音,由EGB(即6、1、3)=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小三和弦。在e小調中稱為I級(即主和弦);在G大調中稱為VI級(即副主和弦)?捎脕戆樽嘁6、1、3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e小調歌曲的開頭、結尾。其色彩暗淡,性質最穩定。
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②弦的第1品;中指按④弦的;無名指按③弦的第2品。
功能特性:以A(即2)為根音,由A、C、E(即2.4.6)三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小三和弦。在e小調中626246 稱為|V級(即下屬和弦);在G大調中稱為II級(即副下屬和弦)?捎脕戆樽嘁2、4、6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Bm、D、D7和弦之前以及C、Em和弦之后。其色彩強烈,但穩定性較差。
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①一⑥弦的第2品;中指按②弦的第3品;無名指按④弦的第4品;小指按③弦的第4品。
功能特性:以B(即3)為根音,由B、D、#F即3.5.7)三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小三和弦。在e小調中稱為V級(即屬和弦);在G大調中稱為III級(即副屬和弦)?捎脕戆樽嘁3.5.7三音為主而構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于Em.C和弦之前以及Am和弦之后。其色彩較暗,性質很不穩定,但卻強烈傾向Em和弦 指法:用左手的食指按①一⑥弦的第2品:無指按④弦的第4品:小指按②弦的第4品。
功能特性:以B(即3)為根音,由B、#D、#F、A(即3、#5、7、2)四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而構成的七和弦。在e小調中稱為v7級(即屬七和弦);在G大調中稱為III7級(即副屬七和弦);可用來伴奏以3、#5、7、2四音為主而構成成的旋律小節。常用Em和弦之前及AmB和弦之后。
上一篇:一些調式音階 下一篇:斯克里亞賓的和聲-爵士音樂的和聲:影響與聯系
最新評論共有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
查看所有評論